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 >

7年跑遍129个县,6万分钟素材剪成短短5分钟,这部纪录片被王毅外长看上,还要拿它当名片!

2017-02-16 21:46:09|已有人浏览

以美动心,

以情动人。

云南一天

"朝阳照亮梅里雪山,

太阳从罗平油菜地升起,

芒市大金塔引来曙光,

普者黑的渔夫开始出船。

也许你到过彩云之南,

也许你曾流连于丽江的篝火,

洱海的蓝天,

但你一定没有见过,

《云南一天》这部短片里,

这样美到不可呼吸的云南。

这部仅仅5分钟的短片,荣获创意云南广告大赛的"全场大奖",“云南民族民俗文化创意”类金奖。以拍遍云南所有绝美的风光而爆红网络。

7年时间,

走遍云南129个县

拍摄了6万多分钟高清素材,

最后剪辑成近5分钟的视频,

浓缩在一天时间里展现云南美景。

纳西族导演和照说:

他希望表达的,

是一个云南导演眼中的云南,

一个原生态、质朴的云南。

《月光下的凤尾竹》,

这首风靡海内外的葫芦笙曲,

是和照的演奏作品。

他同时也是一个鼓手。

从大学开始,

和照对影像开始痴迷,

终于在2003年,

这个DV发烧友毅然决定,

从深圳回到丽江,

创办和照工作室。

“慢工出细活”

是他从一开始就秉持的理念。

不求量,但求质。

每一部推出的作品,

都要让团队感到骄傲。

因为接活很少,

每年推掉的活比接的活还要多,

有时一年到头只干了一单活。

效益不好造成的资金问题,

成为《云南一天》拍摄的棘手问题。

那时候两个项目的尾款还没到账,

和照跟朋友借了5万块钱,

趁着春暖花开,

继续为片子补拍罗平油菜花等美景。

从梅里雪山的朝霞,

到石林的夕阳;

从依拉草原的羊群,

到古城藏民的锅庄;

从楚雄双柏的三笙祭祀舞,

到西双版纳的泼水狂欢······

七年的漫长摄制,

就像一部时光的经书,

记载了云南26个民族、

129个县的风土人情,

也记载了摄制组脚下,

漫长艰辛却又幸福的路。

眼底也曾滚着怒江的水,

过溜索时停在了江面上,

一步一步,

沿着溜索爬回来。

脚下也曾起了冰冷的风,

多次踏上泥泞曲折的山路,

翻山越岭,

终于拍摄到难得一见的三笙祭祀舞。

而拍摄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俗话说三分拍七分剪”,

后期的剪辑往往是一个人的煎熬。

素材虽包罗万象,

却杂乱无章。

6万多分钟的素材,

要剪辑成一个展现云南风貌的短片,

更是难上加难。

剪出的样片很快被自己推翻,

接着再重来,再推翻,

再重来。

反反复复,

半年的剪辑时间里,

不知剪了多少个版本。

直到以时间线索串联众多素材的方案敲定。

明线是流动的时间,

暗线则是让片子产生能量的爱情线索。

工作室的美术师常常说一句话:

影视创作中差一点,差很远。

剪辑中的点滴进步,

都需要很长时间的锤炼才能获得。

云南电视台"影像云南"短片大赛的前一个月,他们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修改、再修改。

剪辑完成后,

也没有经费去北京做调色等处理,

只好自己在剪辑软件里,

简单调了调颜色。

多年心血换来的比赛结果,

却令人大跌眼镜。

80万奖金的"最佳短片大奖"空缺,

《云南一天》仅获了个入围奖,

奖金正好5万元(税前)。

还记得和照拍摄时和朋友借的钱,

也正好5万元。

人生要坚信的东西有很多,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就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2014年,创意云南广告大赛上,在来自全国2412组,4132件以云南为主题的广告创意作品中,《云南一天》脱颖而出,荣获“云南民族民俗文化创意类”金奖,并获“全场大奖”。

2017年,外交部将于2月20日举行云南全球推介活动,届时王毅外长计划出席为云南代言,而《云南一天》则作为暖场反复播放。

《云南一天》的网络爆红,

并没有带来多少直接的经济利益,

但团队依然坚持“慢工出细活”的理念

继续着自己的创作。

《聆听中国-传承》,

是2015年为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

在cctv-1,cctv-9,cctv-15重播了十几次。

而这个片子从前期策划、拍摄到后期制作,

他们用了近3年的时间。

和照说:“我知道我们的创作能力是有限的,可以说拍一部少一部,这是国内大部分导演的共同现象:拍片子很少有越来越好看的,正好相反,观众越来越失望。

所以我希望有生之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而且能留下来的作品。

谈起艺术创作,

和照认为他应该受了父亲的影响。

会计出身的父亲做事非常仔细认真。

父亲生前既是捕鱼能手,

同时也爱好做木匠活。

他知道哪条河上有什么不同的鱼,

不同的鱼要用什么工具捕,

渔网的破损原因,

他一眼就能看出,

织一张渔网,

要用上几个月的时间,

而且还终身保修。

他做的家具不用一颗铆钉,

却能坚固无比。

他40年前做的椅子,

被一个职业木匠收藏,

至今都舍不得坐。

走得慢些,也走得更远。

和照给匠匠提供的质朴文字里,

有着对父亲的怀念,

更多的则是一种态度,

关于认真的传承。

而这想必也是他的作品,

美而动人的所在。

他希望未来能有机会,

拍摄电影版的《云南一天》,

希望推掉所有事情,

用3-5年的时间深入云南各地,

把更多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

呈现在大银幕上。

《云南的一天》制作特辑

这是一部来自民间工作室拍摄的云南宣传片,

片子里看不到人海战术的镜头,

片子里也没有大气磅礴的航拍。

但它却成为外交部呈递给世界的名片

《云南的一天》正片

都说“慢工出细活”,

应该说,

慢的是精致,

细的是匠心。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