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习 > 爱上阅读 >

有爱好好说:和孩子沟通最有效的48个技巧

2016-11-02 13:47:08|已有人浏览
  《有爱好好说:和孩子沟通最有效的48个技巧》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说孩子才肯学。有技巧、有案例,让你成为善于沟通、心态平和的父母,帮你与孩子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
  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海淀区学科带头人、畅销书《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作者关承华,IMPI(国际孕育协会)认证婴儿睡眠咨询师、亲子教育研究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毛豆妈等倾情推荐。
  作者陈孜虹为台湾知名亲子教育专家,曾任亲子家教杂志主编二十年,深谙儿童心理学。作为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亲子教育的从业者和研究者,她不断研究、应用并深化亲子教育方面的知识,对于孩子的教养问题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作者创作的亲子教育类图书深受读者好评。
  ◎这本书针对当下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亲子沟通问题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指导,能让家长了解哪些是经常随口而出的语言冷暴力,以及对孩子的伤害。
  ◎引导家长采用正面沟通方式,和孩子平等对话,让孩子愿意听,并且乐于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具有很强的教育指导性和实操性。
  ◎48个沟通关键词,快速查阅,即可按需解决亲子沟通难题。
  ◎内附章节笔记页,有学也有思。随时记录学习心得和对以前教育孩子的不当方式方法的思考。
  ◎正反沟通语言对比,让父母对亲子沟通的禁区一目了然。
 
  基础信息:
  书名:有爱好好说:和孩子沟通最有效的48个技巧
  作者:陈孜虹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定价:29.80
  ISBN 978-7-5054-3832-3
 
  编辑推荐: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说孩子才肯学?有技巧,有案例,让你成为善于沟通、心态平和的父母,帮你与孩子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
  ◎孩子在父母的忽视、责骂中一点点地失去了对大人的信任,然后慢慢地封闭自己的心声,
  甚至与大人形成对抗关系。
  ◎如果你切断了和孩子沟通的桥梁,后果往往就是孩子不听话
  ◎你和孩子沟通,是想知道他的想法,还是为了教育他?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与孩子沟通?倾听、肯定、鼓励、同理心、引导……父母平和,孩子才平和
  上架建议:家庭教育/亲子教育
  作者简介:
  陈孜虹,台湾知名亲子教育专家,曾任亲子家教杂志主编二十年,深谙儿童心理学。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研究、应用并深化亲子教育方面的知识,对于孩子的教养问题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内容简介: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就是不长记性” “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便好了。”“你太不懂事了,太不听话了”“你怎么不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呢?” “反正我尽到我的责任了,你爱学不学!”面对孩子的行为,做父母的常常忍不住脱口而出这些话语。你知道吗?这些言语其实是一种冷暴力,尽管你没有吼骂,没有动手,但也伤害到了孩子的心灵,甚至会让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
  使用负面否定说话方式的父母就算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可是,孩子依然无动于衷。于是,无数家长常常无奈地感慨:这孩子,怎么说都不听!
  现在,这本书就能让你了解哪些是经常无意中随口而出的语言冷暴力,引导你使用正面肯定说话的方式,让孩子愿意听,乐意改变自己的行为,学习更积极,性格更阳光。这本书旨在帮助你学会用轻松的沟通技巧,激励孩子的学习欲望,让孩子更自信、有自己的判断力,拥有高IQ,无须父母督促,也能主动学习。
  名家推荐:
 
  “有爱好好说”——这是给为人父母者一个有益的提示,一个善意的忠告,但它又不是一个空洞的说教,而是落实到了亲子沟通的诸多具体方法和技巧,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我在书中曾教给家长们“和蔼的态度,严格的措施”,意在指导和孩子较劲的爸爸妈妈们“有话好好说”,而此书把我的理念提高了一个境界,因为父母要对孩子说的话都是源于爱,而爱的表达方式确实需要技巧——这是一本接地气的好书,我向家长们推荐。——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从教34年的海淀区学科带头人,畅销书《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作者关承华
  所谓爱孩子呢,就是好好说话;好好说话,就是爱孩子。我一直认为,比起糟糕的医生、糟糕的老师来说,糟糕的父母对孩子伤害更大。而在对孩子的伤害中,首屈一指的就是语言暴力。中国父母在责备孩子时,经常控制不了情绪,狠毒的话就像机关枪一样发射出去,然而接招的人却是你最爱的孩子!——IMPI(国际孕育协会)认证婴儿睡眠咨询师,亲子教育研究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 毛豆妈
  读者定位:家长
 
  精彩选摘章节
  私下纠正和批评:
          为孩子保留面子
  让孩子感到丢脸的话:
  对孩子的朋友说:
  “我的孩子正在念书,要玩以后再玩。”
  为孩子保留颜面的话:
  对孩子说:“如果你想和朋友出去玩的话,
  要先把功课完成哦!”
  大人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孩子还不具备对羞耻心的认知能力,所以不会有觉得“没面子”的时候。但实际上,小孩子也跟大人一样,非常爱护自己的面子。当他觉得丢脸时,心中所感受的耻辱远超过大人所能想象的。
  有位母亲一直感到十分困惑,为什么从城市里的小学转到乡村就读后,她的儿子突然讨厌穿过去他最爱穿的短裤。问明缘由后她才知道,原来儿子以前就读的学校里男生多半穿着短裤,但目前这所学校却没有人这样穿,因为这里的人们觉得“穿短裤的人没有男子气概”。当他穿着短裤到学校时,会引起所有人的注意,让人以为他是为了标新立异才这样穿。他因为害怕交不到朋友,所以不敢去挑战这个观念。
  以孩子交朋友的事情为例,父母总是抱持非常审慎的态度,就像孩子的朋友都是坏小孩,会把自己的孩子带坏一样。他们经常在无意间伤害到孩子的自尊。最糟糕的是,有些父母甚至企图控制孩子,当孩子的朋友来邀他出游时,不经孩子的同意,便擅自代替孩子拒绝他朋友的邀请,说:“我的孩子正在念书,要玩以后再玩。”
  在孩童的世界里,除了读书之外,还有一件和读书一样重要的事情——娱乐。也许大人们认为孩子的娱乐就只是玩闹而已,哪里谈得上重要?然而对孩子而言,玩耍占去了他们将近一半的时间。
  英国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应从娱乐和游戏开始,儿童在入学前几年间所学的东西,比一生中任何时候都要多,学得也快,且大部分知识是在玩耍中学到的。在孩子希望与小朋友出去玩时,做父母的如果不跟孩子沟通,强硬代替孩子拿主意,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意识,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由此便会对父母产生抵触和怨恨情绪。
  总之,为了孩子的自尊着想,在他的朋友面前,要避免对他不留余地的批评或责备,不要刻意贬低他在家中的地位,令他感到“丢脸”而无地自容,更不要以强制的方式打破孩子之间的规则,使孩子感到颜面无光,或被朋友们贴上“不能信守承诺的孬种”这类标签。否则,不仅会让孩子的面子挂不住,还会破坏他的正常交友,影响他的人际关系。而屈服于父母这种威严之下的小孩,也会变得没有热情与冲劲儿,甚至故意与父母唱反调。
  因此,除非孩子犯了不能饶恕的过错,否则大可不必在外人面前给他难堪。等他一人独处时,再去纠正他“刚才”所犯的错误,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地听从父母的指正,反思自己的言行。
 
  转变思维:
  任性的孩子能变成有主张的孩子
  令孩子难堪的话:
  “可是我这个小孩,小时候很伤脑筋哦!”
  “我这孩子因为是独生子,所以比较任性。”
  令孩子高兴的话:
  “谢谢你,他现在可是个好帮手呢!”
  “是啊,他的确很有自己的主张!”
  当有人称赞自己的孩子时,许多妈妈总是不好意思接受对方的赞美,习惯发扬“谦虚的美德”,觉得这样对孩子是一种比较好的示范身教。
  当听到有人说“你的孩子真的好贴心!”,这些妈妈就会谦逊地回答:“可是我这个小孩小时候很伤脑筋哦!”当有人说“你的孩子很不一样,真的很有个性!”时,这些妈妈会虚心地说:“都是因为他是独生子,也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孙子,所以被宠坏了,比较任性。”
  这些妈妈如此回应,原本是希望让孩子能够戒骄戒躁、发奋图强。然而,她们这种“谦虚”的做法却往往适得其反,甚至让孩子自暴自弃。
  孩子到了某个年龄之后,就会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且会对自己的短处感到不好意思,或知道不可以犯某些错误。尤其在进入小学之后,他们会更在意自己的缺点,所以会强烈地感到:“家人知道我的这些缺点是无可奈何的事,但如果外人知道了,我会感到无地自容的”。
  当“谦虚话”变成对孩子的羞辱时,它就不再是种美德
  妈妈很容易忽略孩子敏感的内心世界,而且往往不会察觉到自己的谦虚会把孩子非常在意且感到难为情的缺点,全都赤裸裸地暴露在他人面前,让孩子备感屈辱,并因此贬低自我价值。
  也许孩子年纪还小,还不知道自己的缺点。但是,当他们看到、听到妈妈的这种“谦虚”时,会觉得妈妈在批评他们的缺点,好像是在暗示他们要好好地思考“我是不是真的那么差劲?”。
  妈妈在第三者面前的“谦虚话”,会比私下直接责备孩子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更大。其实,如果妈妈能够了解孩子的心理,并巧妙地接话,可以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例如,当别人说“你的孩子真的好贴心!”时,妈妈可以回答:“谢谢你的赞美,他现在的确是个好帮手呢!”当有人说“你的孩子很不一样,真的很有个性!”时,妈妈可以说:“是啊,他的确很有自己的主张!”
  如此,孩子就会感觉到妈妈对自己的肯定,这会比妈妈私下的称赞更能让他建立起自信,也许他真的就会按照妈妈回答别人时所说的那样去做。

热门视频